庭院里玉兰树的叶子落光了,树枝上留下了满满的花芽,那花芽必须经过严冬风雪的考验,来年春天才能绽放出傲美的花朵。人生何尝不是如此,马拉松又何尝不是如此。没有对马拉松的敬畏,不经过魔鬼般的训练,怎能快乐地奔跑在赛道上,跑出更好的自己。
2018年是我退休的第七个年头,也是我跑马的第六个年头。六年来,我共参加了30多场马拉松比赛,从天安门广场到扬子江畔,从厦门海岸到太阳岛边,从国内到国外,参加了国际六大满贯的顶级赛事——美国波士顿马拉松和芝加哥马拉松。中国马拉松网2015年的排序我是55~59岁年龄段第三名,2014北京马拉松最高级别九星级。我的最好成绩是在2015年无锡马拉松跑出的3小时35分。

2015年3月25日,无锡国际马拉松
《马拉松终极训练》中说道:“能坚持跑步是最重要的,年龄较大的跑者都知道,耐力跑的秘诀就在于无伤害。你要做的所有事情就是每天坚持跑步,无论是否提高,而那至少会让你保持最佳的状态。”在马拉松的赛道上,我看到数不清的高龄跑者仍旧在奔跑着。他们或许跑得很慢,或许早已身材佝偻,但在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自信。回到跑步的初衷,我不再去追求过去的速度,不为回不到过去的成绩而郁闷,尽情享受赛道旁壮美的河山与观众的热情喝彩。
2018年我一共参加了9个马拉松,其中包括3个半程马拉松。南京马拉松是我跑得最开心的一次,比赛一周前的脚伤让我纠结是否放弃这场比赛,赛后想想这份执着和坚持真是值得的。赛道上我几乎忘掉了疼痛,与跑友一路畅谈,一路欢笑。
芝加哥马拉松是国际马拉松的六大满贯赛事之一,来自全球120个国家的4.5万人参赛。中国大陆报名人数1347,完赛1223人。尽管阴雨贯穿整个赛程,但是阴雨、寒冷、大风的天气也没能消减整个城市对于马拉松的热爱,整个芝加哥变成了一场热闹的大派对,就连孩子们也兴高采烈地站在路边为大家加油喝彩。除了远道而来的中国跑友,活跃在芝加哥马拉松赛道上的,还有当地华人跑团以及华人社团组成的志愿者队伍,能在赛场上看到五星红旗,听到熟悉的乡音,大家无比激动!身为跑者的他们,成了这场狂欢的主角,在寒冷的风雨中享受马拉松带来的快乐,是大满贯所给予我的最大动力与激情。

2018年10月7日,美国芝加哥国际马拉松
北京马拉松3万跑者浩浩荡荡,在这个庞大的洪流中我们60~64岁年龄段只有42人完赛,我的成绩比去年提高了10分钟,名次提高了4位,平日的汗水没有白流,开心踏过终点线就是最棒的。火红的北马,壮观的赛道,潮水般地簇拥着我向前奔跑。
上海马拉松又是一场雨战。起跑时已经是绵绵细雨,感觉很冷,我跑了2公里,脱下了雨衣。20公里后感觉越跑越冷,到了近30公里时雨渐渐大了,感觉到身体有些失温,到了40公里处,右大腿开始有些抽疼,不能慢下来,太冷了!到了41公里膝盖开始疼,坚持!进了体育场还有200米,一路大喊着冲过了终点线。完赛!胜利完赛!年长一岁,排名仍保持在该年龄组的第8名。2018年马拉松赛事圆满收官。

2018年11月18日,上海国际马拉松
每场马拉松因受时间、地域、气候、体能等因素的影响,没有可比性,只有平时的坚持和科学的训练才有回报,只有保持健康的心态坚守着对马拉松的执着,才能继续快乐地奔跑在赛道上。
朋友们经常问我为什么跑道上的你和平时的你不一样?我告诉他们,赛道上的我才是真正的我。我要在赛道上炫耀自己的快乐、阳光、健康,留住青春的幸福。
一年的时光,勾勒了2018年马拉松赛道上的精彩,包含了成功的快乐,也包含了面对伤痛的执着,这就是我的马拉松,这就是我的退休生活。光阴依然如箭,让我继续在健康快乐的跑道上张开双臂,迎接2019年的太阳。
(中国农业出版社退休干部 石新丹)